跳轉至

法服

Tags: #法服

參攷經文

晉末王靈期《太眞玉帝四極明科經》

上清法服

女子上清法服

劉宋陸修靜《陸先生道門科略》

道家法服

梁金明七眞《三洞奉道科戒營始》

卷三法服品

法服品

卷五法服圖儀

經文

法服圖儀

整理
法位 條數
1 初入道門/凡常道士 平冠 黃裙 絳褐1 黃帔 24 凡常道士
2 正一法師 玄冠 黄裙 絳褐 絳帔 24 正一法師
3 高玄法師 玄冠 黄裙 黄褐 黄帔 28 高玄法師
4 洞神法師 玄冠 黄裙 青褐 黄帔 32 洞神法師
5 洞玄法師 芙蓉冠 黄裙 黄褐 紫帔 裙32/帔24 洞玄法師
6 洞真法師 元始冠 青裙 紫褐 紫帔 39 洞眞法師
大洞法師 元始冠 黄裙 紫褐 五色雲霞帔 大洞法師
7 三洞講法師 元始冠 絳裙/青裙 黄褐/紫褐 九色雲霞帔 三洞講法師

北周《洞眞太上太霄琅書》(TODO)

卷四:法服訣第八

葛巾、葛單衣、布褐、布裙、葛帔、竹手板、草履。

右男子受經,須此法服。

...... 法服者,法則玄數,服之行道,道主生成,濟度一切,物我俱通,故名法服。法者何也,業也合也,洗垢去塵,息欲靜志,專念玄宗,十善爲業,行止合道,三界所崇,以正除邪,故謂爲法。服者何也,伏也福也,伏從正理,致延福祥,濟度身神,故謂爲服。服得其法,法得其方,鍊所登聖,解諸縛纏。修學之夫,除飾存素,弗能裸袒,羣衣未成,拾故摭敗,麄布破皮,浣濯使淨,縫合爲衣,不裁新物,去泰去奢,緣此補接。示其條科,法象炁數,叅會二儀,因爲取義,思詣無爲。爲此無爲,合道符真,真道何爲乎,濟物無滯耳。初學未便,洽此摭敗,卒復難成,遇有麄布,雖新非嫌,但令條數,存擬正法,
童子巾闕,餘物悉同,年及昇冠,製巾如法。
...... 告師啟道,蒙得成就,禮謝三尊之恩,修行齋戒之集,慎勿酣宴,合會音聲。若笙學子喬,蕭效秦史,琴效虞舜,歌習雙成,韻協雲璈,法不禁耳。世典之醮,習道可停,至於拜尊者,感慈育,盡恭敬,無忽略焉。婚宦啟告,儀唯昇冠。

女子受道,初𧟌2後褐,又有袿䙱3,狀類單衣,餘亦皆同。

...... 受道心定,治寫經書,便辨法物,勿使有虧,不得假借,牽挽一時。宜先製作,以呈師友,詳覽檢察,如法與不,不者更易,勿誤後人。如法者錄,須度事竟,解其向衣,仍著法服。向者之衣,亦是先王法服,後世轉訛,是故以今師爲定。今師所遵,老君之法,老君被褐懷玉出關,亦著葛巾單衣,玉女侍從,袿𧟌褐裙。聖人無迹,迹有所以化人,人尋聖迹,自然仰合聖心,心得自然,其法最勝。三洞所用,大旨略同,時有所異,皆老君之別科耳。

隋太極太虛眞人《洞玄靈寶道學科儀》

隋太極太虛眞人《洞玄靈寶道學科儀》

盛唐張萬福《三洞法服科戒文》

盛唐張萬福《三洞法服科戒文》

Notes


  1. 唐代《正一威儀經》所引《正一法服威儀》稱: “受道先具法服,玄冠絳褐,黄裙帔噓,草履執笏。説明初入道門應着絳褐。 

  2. 音luò,古代婦女上衣。 

  3. 音shǔ,【玉篇】長襦也,連腰衣也。【釋名】䙱,屬也,衣裳上下相連屬也。